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和加強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資金(以下簡稱擔保資金)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6號),由中央財政預算安排,專門用于支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以下簡稱擔保機構)、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機構(以下簡稱再擔保機構)增強業務能力,擴大中小企業擔保業務,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的資金。
第三條 擔保資金的管理應當遵循公開透明、定向使用、科學管理、加強監督的原則,確保資金使用規范、安全和高效。
第四條 財政部負責擔保資金的預算管理、項目資金分配和資金撥付,并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確定擔保資金的年度支持方向和重點,會同財政部對申報的項目進行審核,并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二章 支持方式及額度
第五條 擔保資金采取以下幾種支持方式:
(一)業務補助,鼓勵擔保機構和再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再擔保)服務。對符合條件的擔保機構開展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業務,按照不超過年擔保額的2%給予補助;對符合條件的再擔保機構開展的中小企業融資再擔保業務,按照不超過年再擔保額的0.5%給予補助。
(二)保費補助,鼓勵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低費率擔保服務。在不提高其他費用標準的前提下,對擔保機構開展的擔保費率低于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50%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業務給予補助,補助比例不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50%與實際擔保費率之差。
(三)資本金投入,鼓勵擔保機構擴大資本規模,提高信用水平,增強業務能力。特殊情況下,對符合條件的擔保機構、再擔保機構,按照不超過新增出資額的30%給予注資支持。
(四)其他。用于鼓勵和引導擔保機構、再擔保機構開展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再擔保)業務的其他支持方式。
第六條 符合條件的擔保機構、再擔保機構可以同時享受以上不限于一項支持方式的資助,但單個擔保機構、再擔保機構當年獲得擔保資金的資助額,除特殊情況外,一般不超過3000萬元。
第三章 申請條件及要件
第七條 申請擔保資金的擔保機構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設立和經營,具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
(二)經營擔保業務1年以上(含1年),無不良信用記錄。
(三)擔保業務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業務管理規定及產業政策,當年新增中小企業擔保業務額占新增擔保業務總額的70%以上;新增單筆擔保責任金額1500萬元以下(含1500萬元,下同)擔保業務占新增擔保業務總額的70%以上,或新增單筆擔保責任金額1500萬元以下擔保業務額在3億元以上。
(四)對單個企業提供的擔保責任金額不超過擔保機構凈資產的10%。
(五)當年新增擔保業務額達凈資產的3倍以上,且代償率低于3%。
(六)平均年擔保費率不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的50%。
(七)內部管理制度健全,運作規范,按規定提取準備金。
(八)其他。
第八條 申請擔保資金的再擔保機構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設立和經營,具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
(二)以擔保機構為主要服務對象,經營中小企業再擔保業務1年以上(含1年)。
- 上一篇:產生信用風險有哪些原因及降低風險方法
- 下一篇:企業資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