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東方市感城鎮感城村和寶上村數千群眾大規模械斗,釀成一死六傷的慘劇。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當地基層組織渙散,缺乏責任心,面對群眾強烈反映的社會治安問題,長期不作為;對群眾間日積月累的矛盾,沒有及時采取措施化解,終成大禍。
(據《瞭望新聞周刊》3月28日報道)
無論是貴州甕安群體事件,還是發生在海南東方的群體事件,暴露出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即基層政府公信力缺失;鶎诱c民眾聯系最為緊密,如果官員公信力不足———信用、信譽、誠信不高,干群關系、警民關系就容易緊張,一有導火索就極易爆發。
海南這一群體事件再次驗證了公信力對于政府的重要性。沖突對立雙方同時指出當地官員警察喪失公信力:一方面是當地政府和派出所對民眾反映強烈的社會治安問題麻木不仁,埋下了禍根;另一方面是官員和警察貪污墮落,在群眾中失去了公信力、影響力,難以說服勸阻民眾?梢,由兩名學生打架的單一事件演化成群體事件的原因十分明了。
也就是說,由于當地政府公信力不足,既不能有效預防群體事件發生,在群體事件發生后,也不能及時有效化解,導致問題不斷升級。這充分暴露出一些基層政府長期以來對民意極其漠視,由于不重視公信力建設,政府信譽自然而然在民眾心中打了折扣,輕則不信任地方政府,重則對地方政府宣泄不滿。
在我看來,政府公信力是群體事件的“防火墻”。政府公信力越高,“防火墻”就越堅固,群體性事件就會越少。有人說,政府公信力是檢驗社會和諧程度、廉政水準、社會氛圍的重要標尺,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政府公信力是維護社會正義與公平的主要力量之一,是社會文明進步的主要推動力。
如何打造政府公信力已成為世界性命題。2007年聯合國舉辦的第七屆“政府創新”全球論壇,其主題就是“建立對政府的信任”。顯然,一個現代政府各種體制和制度改革的目的都是強化政府公信力,而民眾推動政府改變作風或者完善制度,實質上也是在推動政府公信力建設。但遺憾的是,部分基層政府和部門可能還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當然,政府公信力建設主要還在于政府自己。通過各種社會重大事件推動政府公信力建設,代價無疑十分高昂,是不可取的。比如,海南群體事件相信會推動當地政府反省自己,但卻付出了生命與血的代價。我的意思是,地方政府應該積極主動地打造自己的公信力,把公信力建設當作一切工作的基礎。
其實,現代社會與公共事務沾邊的領域,都高度重視自身公信力的塑造。比如,醫院塑造公信力的目的就在于讓就診人數上升、醫患糾紛數量下降、患方滿意率上升。再比如,媒體塑造公信力的辦法是客觀公正地報道新聞,以提高公眾認可度、報刊發行量和廣告收益。不過,政府公信力是整個社會公信力的基礎和核心。
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公信力建設需要長期積累,而不是短期突擊就可以成就的。政府的公信力只能儲蓄不能透支。
- 上一篇:互聯網電子商務讓陶瓷企業更加誠信
- 下一篇:政府誠信度如何 市民網上評判